隨手扎
30天成爲Laravel萌新(第3天) - 使用laradock建立開發環境(上)
除了使用composer
以外,還可以使用 laradock 、Homestead、Valet、Laragon。Homestead是基於 Vagrant ,如果您已安裝VirtualBox,可以使用看看。而接下來說明laradock的使用方式。
Laradock 環境需求
laradock是基於docker的一個快速建立laravel的開發環境工具,理所當然的你會需要docker,此外你還會需要 docker-compose,以下列出範例使用的版本:
軟體 | 版本 |
---|---|
docker | 18.09 |
docker-compose | 1.25 |
git | 2.7.4 |
透過使用laradock,可以很快速的在Apache2、Nginx;MySQL、MariaDB;甚至是在PHP不同版本之間做切換。
laradock實際就是數個預先配置好的docker的配置檔案(Dockerfile),以及docker-compose的配置檔案(docker-compose.yml)。直接使用或是略為修改一下,就可以很快速的切換開發環境。在laradock目錄下可以看到以下項目:
- adminer/
- aerospike/
- apache2/
- aws/
- beanstalkd/
- beanstalkd-console/
- caddy/
- certbot/
- couchdb/
- docker-registry/
- docker-web-ui/
- DOCUMENTATION/
- elasticsearch/
- gitlab/
- grafana/
- haproxy/
- hhvm/
- ide-codiad/
- ide-icecoder/
- ide-theia/
- ide-webide/
- ipython/
- jenkins/
- jupyterhub/
- kibana/
- laravel-echo-server/
- laravel-horizon/
- logs/
- logstash/
- maildev/
- mailhog/
- manticore/
- mariadb/
- memcached/
- minio/
- mongo/
- mongo-webui/
- mosquitto/
- mssql/
- mysql/
- neo4j/
- nginx/
- percona/
- php-fpm/
- phpmyadmin/
- php-worker/
- portainer/
- postgres/
- postgres-postgis/
- rabbitmq/
- redis/
- redis-cluster/
- redis-webui/
- rethinkdb/
- selenium/
- solr/
- sonarqube/
- thumbor/
- traefik/
- varnish/
- workspace/
- zookeeper/
我將幾個容易經常使用的項目粗體標記起來,必要時可以對資料夾內部的Dockerfile進行修改,不過大多數時候只需要修改 .env 的檔案。 在GitHub上可以先看到.evn的範例檔案 env-example ,其中可以看到PHP_VERSION
的設定參數,可以設成7.3
、7.2
、7.1
、7.0
、5.6
等版本。
另外要特別說的是,laradock其實只是提供網頁伺服器、資料庫、PHP環境(php-fpm),包含前一天提到的compose
,並不直接與 laravel 綁定。laradock同樣可以運行 WordPress 、 Drupal 等PHP開發環境。可以想像成是極富彈性的XAMPP軟體集合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