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LAG隨性筆記
  • 關於我
  • 作品集
  • 生活隨筆
  • 與我聯絡
  • 隨手扎

隨手扎

November 21, 2020

【讀書筆記】你也可以撰寫Linux核心 從嵌入式系統切入

推薦指數:★☆☆☆☆

並不是說不推薦,只是不知道通用性有多高。本書主要是針對一個硬體平臺為標的,雖然利用了大量Linux核心的抽象,應該移植不會困難。但雖然我也沒有實際操作,但本書仍然可以看到Linux核心的設計和原則,其中我也進一步了解過去不清楚的部份。僅推薦給已經有一部分概念的人閱讀。那麼一樣,紀錄一下我認為值得紀錄的部份。(雖然這次不多,因為大部分段落沒完全看懂,感受不到很深刻)

還有,這篇筆記寫得蠻亂的XXDDD

November 8, 2020

淺嘗Python3.9新特性

作為一個開發人員,最好固定一段時間就去了解一下有什麼新的東西可以使用。它可能不會馬上使用到,但是有印象會加速當需要使用時,尋找的時間。

這次,稍微看了一下Python 3.9和Python 3.10的相關改動,並玩玩紀錄一下一些我認為有點意思的部份。

現在Python的更新文件幾乎都有中文版,閱讀起來並不是那麼困難,但是有部份特性並沒有說的非常清楚,還是看一下PEP和親身使用下比較明白。(隨然還是有些注意到的特性,仍不知道是要做什麼的)。

Python 3.10編譯

為此,我直接下載Python 3.10來編譯使用,順便紀錄一下編譯過程。

./confiure --prefix=`pwd`/dist/
make
make test
make install

編譯過程還算順利,除了在test階段test_os是失敗的,並跳過了20多個測試,但不影響接者的使用。喔對,不知道哪裡下載原始碼的,可以在這個頁面找到。

Python 3.9 釋出

Python 3.9於2020年10月05日正式釋出。其中主要幾個新特性包含:

October 31, 2020

【TED筆記】為什麼你應該要定義你的恐懼而非你的目標?

TED連結:Transcript of “Why you should define your fears instead of your goals”

看完後,最近我也在嘗試使用這樣的方式分析、協助自己做決策。有時候定義目標很難,那何不嘗試試定義恐懼?

定義恐懼

斯多葛主義(Stoicism)的一種衍伸,其幫助於自己專注於自己可以控制的要件,而不去擔心不可控制的部份所產生出的恐懼。

你能控制與你不能控制(專注於前者)

未知是恐懼的。未來充滿未知、充滿恐懼,但或許是想多了?

「我們在想像中所受的苦比在現實中還多」
“We suffer more often in imagination than in reality,”
—塞內卡(Seneca)

間單說就是:

October 31, 2020

【讀書筆記】學徒模式-優秀軟體開發者的養成之路

書名:

  • 學徒模式-優秀軟體開發者的養成之路
  • Apprenticeship Patterns(原文)
  • 軟體開發者路線圖:從學徒到高手(陸譯)

讀完日期:2020/10/31
推薦指數:★★☆☆☆

這本書我是因為看到別人的書評筆記才去找來看的,其中最重要的幾點是因為有些與我想法相符,我想更了解作者還有什麼想法。這當中有許多想法或許與現在的主流思想不同(我認識一些求快而不懂原理的人),所以或許並不那麼值得推薦。但如果你是正在專研一項技術知識路上的旅人/學徒,這本絕對值得看看同為路上的人怎麼想。

October 18, 2020

【30天Lua重拾筆記】系列目錄

本系列文章為 第12屆iT邦幫忙鐵人賽 參賽文章。
你可以同時於iT邦幫忙找到本系列目錄。

最全面的Lua入門學習…筆記草稿?No, No, No, No, No 在30天要所有東西提到貌似是不太可能了,但這將會是一個由淺入深的Lua參考筆記。會竟可能涵蓋所有Lua相關核心內容。

Lua非常小,有經驗的人甚至可以在幾小時內熟悉Lua核心基礎內容、幾周內使用進階功能。並且透過輕而小的Lua,或許可以從另一角度重視其他程式語言。是C、Lisp以外,我最為推薦學習的程式語言之一。

本系列包含內容:認識Lua、基礎型別、控制流程、進階概念、範例嵌入C/Java。從頭帶你了解Lua怎麼回事。

系列目錄

October 18, 2020

【30天Lua重拾筆記35】完賽感想與延伸閱讀

完賽感言

這系列文章在我3月當兵時就開始在規劃了,可是寫出來也還是和原本預計的差了蠻多的,看看我一開始預計撰寫的內容…

起初,我更是想說Lua這麼小,那應該可以非常完整的說明完所有部份吧!但越後面開始規劃每日的文章才發現…絕對會超過30篇。

而且更多時候是寫到一半,發現這邊不得不提到一下之後才會說明的部份。又或者是邊查資料邊寫,結果與預計寫的方向差了不少。又有些時候,因為對Lua已經有一些基礎了解,手打字追不上想寫的思路,或是大思路雖然有了,卻一直在某些地方腦袋打結…

這系列文章,有很多篇也比我預計寫的內容詳細了許多,比起最初可能只是各方面都提到一點點的筆記,儼然已經變成超過我預期內容的一些探討。自己撰寫收穫也頗多的,也還好目前並不算忙碌,才可以這樣做。若要給未來自己一些建議:

  • 不管想到的是否完整、好壞,都可以先寫下來。
    這次有許多已經先寫下來的小紀錄,最後都變成很常的文章或範例程式。有更多更是在其他文章撰寫下,也不停的修改。
  • 不用多,先寫下小小的東西就好。當做種下一顆未來的種子,當未來有需要使用時,再來灌溉、發芽。
  • 還是自己寫過、想過的東西,在未來更容以理解。

最後,感謝閱讀完本系列的文章的各位,本文章原本想要深入淺出,但中有諸多未能提及之處,只能在最後分享一些資源。

延伸閱讀

  • ««
  • «
  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 … 
  • 21
  • »
  • »»
© 又LAG隨性筆記 2021